Quantcast
Channel: ESG遠見 –永續共好
Viewing all articles
Browse latest Browse all 996

新生白海豚現蹤台海!民團籲關注生存危機

$
0
0

海洋保育署先前公布去年白海豚調查成果,目擊白海豚20群次,逾半數為育幼群,辨識個體29隻,推估族群成體數量約50隻,相信育幼群有利白海豚族群補充,是令人振奮的好消息。

台灣蠻野心足生態協會、媽祖魚保育聯盟等民間團體,3日在立法院召開白海豚寶寶命名記者會指出,海委會最新調查計畫發現可以辨識的新生白海豚個體,為瀕臨滅絕的白海豚帶來一絲希望,希望政府、開發單位與社會各界可以更關注白海豚的生存危機。

★台灣第一個ESG與USR永續整合平台,加入ESG遠見共好圈★

圖/台灣蠻野心足生態協會呼籲一同關心白海豚保育工作。取自Wild at Heart Taiwan 台灣蠻野心足生態協會臉書

媽祖魚保育聯盟理事長文魯彬表示,雖然有發現新的白海豚個體,但是白海豚仍然處於瀕臨滅絕的情境中,尤其是密集的海洋能源開發工程,水下噪音只是以聽力不暫時受損為標準,不足以保護瀕危的族群。

文魯彬指出,雖然海委會成立後,跟以前比起來有投入較多的資源從事研究、教育與推廣工作,但是必須要有更全面的保育政策,台灣白海豚才有可能克服這幾年密集的海洋工程環境影響。

蠻野心足生態協會理事長陳憲政表示,海豚是海洋生態的指標,如果台灣白海豚滅絕,也表示台灣西部沿海的漁業資源嚴重衰退。海洋保育跟永續漁業是一體兩面,跟白海豚一樣,漁業也是受到海洋開發的影響。

陳憲政指出,做好海洋保育就是永續漁業的基礎,海洋保育法應該要儘速通過,而針對瀕危物種,應該有緊急保育機制,避免如同白海豚保育工作一樣,至今無法讓白海豚脫離滅絕危機。

延伸閱讀:《地球脈動3》史詩級的生態紀錄片,壯麗奇觀與環境災害的衝擊

本文轉載自2024.04.03「中央社」,僅反映作者意見,不代表本社立場。

★現在就訂閱《ESG遠見》電子報,掌握更多永續轉型秘笈★


Viewing all articles
Browse latest Browse all 996

Trending Articl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