Quantcast
Channel: ESG遠見 –永續共好
Viewing all articles
Browse latest Browse all 996

直擊中國新能源車廠,揭密台灣供應鏈佈局

$
0
0

民間消費不振的低氣壓,壟罩在中國大陸上空,小米第一台汽車SU7卻意外熱賣,像一道從地而起的光束衝破烏雲。北京朝陽合生匯購物中心B2,看車的人絡繹不絕,試駕的預約曾在一天之內超過10萬人,24小時下單8萬8898台。

「汽車首超房地產,成為中國經濟第一支柱!」自中國汽車工業協會公布2023年汽車製造業營收約10.1兆人民幣的數據後,這類標題便病毒式傳播全網。汽車業產值占總GDP的比重已達8%,占製造業產值更有三成之多,在在標誌著中國大陸經濟結構的深刻轉變。

★台灣第一個ESG與USR永續整合平台,加入ESG遠見共好圈★

風水輪流轉的,還有「世界第一大汽車出口國」的頭銜,由日本換成了中國大陸。2023年中國汽車出口491萬輛,成長57.4%,大大超越日本的442萬輛。大陸蟬聯全球第一大汽車銷售國,更在2023年以3009.4萬輛創下銷售歷史新高。

此外,比亞迪躍也升全球TOP 10汽車銷量品牌,並在2023年底銷量勝過電動車龍頭特斯拉,也象徵大陸汽車業在國際舞台上崛起,勢頭之迅猛,速度之快,跌破業界眼鏡。

圖/2023,中國為全球第一大汽車銷售國。邱莉燕整理

新能源車激起巨大漣漪

打造這一車市盛況,新能源汽車功不可沒。中國大陸平均每出口三輛汽車,就有一台新能源車。2015年內銷僅約18萬輛的「NEV」,不到十年竟成長50餘倍。在上海街頭「打車」(搭計程車),已經找不到一台燃油車了。

「像是一台手機裝上四個輪子」的新能源車,不僅吸引手機大廠華為、小米跨界投資,還招來互聯網基因深厚的「造車新勢力」蔚來、理想、小鵬等紛紛加入造車大軍。一個有趣的對比是,蘋果放棄了研究十年的電動車項目,而繼賓士宣布放棄2030年全面實現「電動化」的計畫之後,BMW也宣布停止發展電動車,大陸汽車人戲稱為「東升西降」。 

前福特中國副總裁、「台灣車界老兵」劉曰海預估,大陸燃油車占市場銷售比現為七成,燃油車仍是主流,但再過一、兩年,「新能源車在大陸市場的占有率,肯定超過一半。」 

圖/「像是一台手機裝上四個輪子」的新能源車,吸引手機大廠華為、小米跨界投資。取自小米官網

2023年中國新能源車銷售949.5萬輛,若每輛車均價以新台幣60萬元計算,商機高達5.673兆。而根據麥肯錫未來出行研究中心報告,新能源汽車零組件「三電」系統的全球市場規模,可望從2023年的1200億美元成長到2030年的4600億美元(約新台幣15兆元),年均複合成長率超過20%。長三角、珠三角、成渝等地聚集上千家供應商,建立起龐大的產業聚落。 

中國大陸汽車工業在電動化與智慧化的「一日千里」,無疑正在重新定義整個行業的新面貌,不僅關乎大陸汽車行業的未來,也必將深刻影響今後五至十年全球汽車行業的技術發展、商業模式乃至競爭格局。台廠豈非當如流水應變,以靈活之姿進化不止? 

文章未完

完整內容請詳見《遠見》雜誌5月號〈直擊中國新能源車廠,新能源車台鏈出列〉

延伸閱讀:中國新能源汽車面臨電池困境,價格貴、壽命短是最大問題

★現在就訂閱《ESG遠見》電子報,掌握更多永續轉型秘笈★


Viewing all articles
Browse latest Browse all 996

Trending Articl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