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SG國際快訊》日本掀「短時居遊」熱潮!避免遊客爆多引生態危機
遊客創新高,卻引爆環境生態危機!日本掀起永續「短時居遊」熱 隨著疫情解封、日圓幣值不斷探底,赴日本旅遊幾乎已成為全球旅人的共同選擇。根據日本國家旅遊局(JNTO)統計,3月到日本的國際遊客估計有308萬人次,與疫前2019年相比增加11.6%,是1964年該單位有紀錄以來,史上最高月份。 ★台灣第一個ESG與USR永續整合平台,加入ESG遠見共好圈★...
View Article極端氣候加重缺水危機!聯合國:全球每4人就有1人無乾淨水可飲用
全球受極端氣候影響,全球水資源短缺危機正面臨前所未有的緊迫。根據世界資源研究所(World Resources Institute)報告顯示,全球約50%人口(約40億人)每年至少有1個月處於高度缺水狀態。不安全的水、環境和衛生對兒童影響巨大,甚至有致命危機。...
View Article即期食品救星!AI技術幫店家管理眅賣,有效減少剩食不浪費
位於波特蘭市區的Coco Donuts,販售著琳琅滿目的甜甜圈,有的裹上粉色糖霜、有的塗抹香甜巧克力醬、有的灑滿五顏六色糖粒,讓人垂涎。然而,每天打烊前難免有賣不完的產品。「這些隔天就不能賣了,我們一般是直接丟入垃圾桶。」年輕的店長無奈表示。 應用程式「Too Good To...
View ArticleESG週報》降雨量暴跌26%!巴拿馬運河水荒,恐衝擊全球航運貿易
降雨量暴跌26%!巴拿馬運河水位不足,恐衝擊全球航運貿易 巴拿馬運河,一直是全球貿易的重要航道,負責全球航運量的5%。有時100多艘船排成一列,等待通過運河,時間甚至長達21天。然而,最新報告指出,受到聖嬰現象影響,巴拿馬在2023年歷經史上第三乾燥的一年,不僅降低運河水位,更衝擊船舶通行效率。...
View Article奔向更好的未來,富邦金控持續推動Run For Green™
富邦金控支持台灣四大馬拉松賽事,富邦集團董事長蔡明忠今年首次參賽萬金石馬拉松 富邦金控董事長蔡明興表示,富邦金控積極支持台灣四大馬拉松賽事──台北馬拉松、高雄富邦馬拉松、新北萬金石馬拉松、田中馬拉松,並自2021年開始推動Run For...
View Article歷經7年耕耘!台南大學USR 6大策略翻轉地方教育困境
當你聽到台南七股,你想到的是什麼?是那白皚皚的鹽山鹽田?還是豐富的河口溼地及瀕危的稀有候鳥黑面琵鷺? 事實上,因為人口嚴重外移,傳統鹽業、漁業缺少發展動能、地處台南市最西南邊陲,位置偏遠及公共建設與文化設施落後缺乏,七股道道地地的是一座農漁村型的偏鄉。...
View Article新興永續材料誕生!軟木不只能當瓶塞還有機會解決塑膠汙染
自從塑膠在19世紀中期時被發明,直至第二次世界大戰開始大量製造、被使用以來,塑膠基本上已經徹底改變了人類的生活,如今在你我日常生活的各種用品,舉凡家電、日用品、包裝、服裝、飾品中、幾乎沒有一個東西脫離得了塑膠。 塑膠便宜又耐用的特性使得它可以成為各種不同的材料,但也正是因為它太過耐用、幾乎沒辦法被大自然分解,使得塑膠垃圾百年來成了無處不在的汙染。...
View Article減碳深水區「範疇3」窒礙難行?《遠見》邀牛津大學教授開講提解方
自歐盟在2023年藉著「碳邊境調整機制」(CBAM)的制定喊出2026年啟動碳稅徵收之後,世界各國的大小企業紛紛碳焦慮上身,台灣市場當然也不例外,尤其是工廠外移至東南亞國家所造成的碳洩漏問題,更讓製造業領域的企業主猶如熱鍋上的螞蟻。針對碳盤如何落實、碳排如何精算、範疇3如何因應,目前因為還有許多不確定性,所以產官學各界都有「有想法、沒作法」的共同感歎。 圖/卡錫克.拉馬納(Karthik...
View Article大師論壇即日起售票!碳費子法雜音多,平衡計分卡如何助攻ESG?
碳費徵收是一隻牛剝兩層皮? 企業界普盼擔憂碳費的徵收會落入「一隻牛剝兩層皮」的窘境,畢竟現行的貨物稅課徵對象已經包含了油氣及車輛等環境稅性質的項目,如今又得繳納碳費,造成生產成本的增加;更麻煩的是碳盤查如何確實執行、如何對接國際標準等問題,尤其是盤查範圍的界定會直接影響碳費的重複計算與否,且碳費的徵收是否真能折抵國際碳關稅也還未可知,一道又一道的難題都考驗著政府與企業的應對能力。...
View Article得獎者揭曉!第20屆《遠見》ESG永續獎46家企業囊括64座獎項
無庸置疑,ESG已成當代企業界的顯學,更是檢驗一家企業公司治理成效的重要指標。 然而,許多企業進行ESG轉型時,經常以企業思惟為出發點,並未回應到社會及利害關係人需求,且閉門造車,在缺乏交流下,很難將ESG的技術和量能提升。 而此時,參賽就十分重要,因為借由賽事可以檢驗企業在同業之間的執行成果,同時經由專家建議,亦可尋得更進步的轉型辦法,並對標國際趨勢。...
View Article耗14年復育平埔黑豬!春發成打造淨零牧場,翻轉養豬印象
你知道嗎?台灣也有和西班牙伊比利豬一樣,專屬的品種黑豬,現在已經成功復育,定名為「平埔黑豬」。 大大的耳垂、長方形的身軀、額頭上有皺紋,一條類似孔雀羽毛的尾巴左右擺動,平埔黑豬的復育地點就在屏東內埔,由春發成實業經營的畜牧場。 台灣過往混養豬隻,經過雜交,純種黑豬不復見,春發成實業總經理李榮春整整花了14年,才找到平埔黑豬的基因定序。...
View Article台灣麥當勞跳脫年輕框架,推多元人力池注入DEI職場文化
麥當勞進入台灣40年,不僅見證台灣社會的轉變,更是許多家庭的共同回憶,可說是一座活的博物館。 尤其,近年台灣即將成為超高齡社會,缺工也衝擊高勞力密集的餐飲業,首當其衝的麥當勞決定跳脫速食業「快、年輕」的形象,進用多元人力,廣邀中高齡、二度就業、退休人士、新住民加入。 ★台灣第一個ESG與USR永續整合平台,加入ESG遠見共好圈★...
View Article太古可口可樂「無標籤瓶裝水」展現永續DNA,落實天下無廢理念
身為全球飲料界龍頭,台灣太古可口可樂於2023年在台灣生產超過16億瓶飲料,除了水、電耗量相當龐大外,飲料容器與廢棄物製造量更是可觀。然而多年來,該公司始終貫徹可口可樂在2018年提出「天下無廢」(World Without Waste)與太古可口可樂在2019年提出「可有為,樂有夢」永續理念。...
View Article看見樂齡潛力!全家擴大招募中高齡人才,留住員工靠這些關鍵策略
在外界印象中,最萬能的職業之一,非「超商店員」莫屬,結帳、代收、影印、沖咖啡、擠冰淇淋等,十八般武藝樣樣精通,猶如「超人」的工作內容,銀髮高齡族群也能勝任嗎? 「歡迎光臨!」位在台中的一家全家便利商店(下稱全家)門市,62歲的陳大姐充滿朝氣地向上門的顧客打招呼,結帳時不忘問候顧客,也在這短短幾秒內,以親切的方式推薦最新的優惠商品,成交率頗高。...
View Article《企業進化》孟睿思:「這因素」使台灣躍居亞洲B型企業領頭羊
英國劍橋大學教授孟睿思(Christopher Marquis)談到,他最初對B型企業運動產生興趣,來自於他在哈佛商學院任教期間的觀察。當時,他在企業治理課程多以傳統知名企業為案例分享,但學生們卻更關注具有前瞻性的新興公司。 其中,一些公司在經營中融入了社會企業(Social Enterprise)理念,學生們也將對這些公司的觀察分享給他。這些反饋激發了孟睿思對共益企業(Benefit...
View Article最新報告:台灣2060沒冬天!每升高1度,憂鬱症增加7%
《氣候變遷因應法》正式上路後,今年首次從《臺灣氣候變遷科學報告》更名為《國家氣候變遷科學報告》發布報告,由環境變遷中心特聘研究員兼專題中心執行長許晃雄與國家災害防救科技中心氣候變遷組召集人李明旭擔任主編,內容涵蓋探討全球、東亞與台灣氣候變遷,推估台灣未來氣候變遷情形與衝擊,最終提出風險評估與調適。 ★台灣第一個ESG與USR永續整合平台,加入ESG遠見共好圈★ 未來高溫將長達74天,台北更明顯...
View Article全台唯一!遠東新世紀蟬聯《遠見》ESG雙首獎
遠東新世紀布局「陸、海、空」廢棄物回收再製技術,每年回收220億支寶特瓶再製為新產品,攔截海洋廢棄塑料再製為海洋回收紗登上國際足球運動賽事,全球首創廢氣回收再製技術獲各大品牌青睞。並持續突破創新,領先同業生產100%回收再生聚酯(rPET)的輪胎簾布,陸續獲國際大廠採用。 低碳轉型展佳績,共創永續循環生活圈...
View Article百貨第一!獲《遠見》ESG雙獎肯定,遠東SOGO建構永續生態系邁向淨零
遠東SOGO董事長黃晴雯表示,遠東SOGO自2015年起實踐企業社會責任,近年努力實踐永續。2023年透過大店創新、小店轉型,獲利創新高,是國內唯一營收雙位數成長的百貨,同時持續投資永續,成為國內百貨第一個TCFD Supporter,致力創建低碳營運,減緩氣候變遷,打造一站式綠色購足平台,建立無痛接軌的永續消費模式。 圖/遠東百貨推出百貨第一個綠色電商平台SOGOplus。取自遠東SOGO...
View Article蔬食新時代來了!逾七成台灣民眾可接受「彈性素食」
全球專案市場研究機構凱度洞察(Kantar)發布《2023 Kantar 凱度全球發展指數產業報告》,指出全球消費者最關心的永續產業為蔬果產業,其次是蔬果,第三與第四分別是植物奶/乳類替代品、肉類替代品。台灣消費者則關心電動車產業,其次是蔬果,肉類替代品、植物奶/乳類替代品產業則是第六、第七。...
View Article綠領人才大解析7》搶占能源先機!新能源市場開發經理各大企業搶著要
一間公司所在的市場愈前沿,商機愈不會現成等在那裡,而要自己去開發出來,新能源與碳中和就符合這樣的特徵。尤其是新能源,這些年各種創新、新的商業模式目不暇給,能源公司隨時都需要探索、開發新市場,確保公司立於不敗之地;資本雄厚有機會進軍能源業的公司,也需要探索、開發新市場,確保公司找到下一波成長動能。於是新能源市場開發經理(Business Development...
View Articl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