租賃服飾能降低碳排?高奢時尚平台減碳技術創造循環商機
消費者可同時是借方(renter)及出借方(lender),平台向出借方收取佣金(為10-15%)。雙方可相互聊天,並聽取對方在搭配建議或了解物品在實際生活中的穿著效果。出借方需安排出貨並在借貸期間清理每件物品,除基本租賃費用外,借方還需支付退貨郵費,雙方更需簽署內容涵蓋從滯納金到損壞費用等各種費用之協議。...
View Article全球海運碳費2027年開徵!國際海事組織擬按噸收費
路透社此前報導,去年6月在巴黎舉行「新全球金融公約峰會」(Summit for a New Global Financing Pact)時,就已有20多個國家和區域組織支持對海運業課徵溫室氣體排放稅的構想。...
View Article如何讓產品碳中和?工業設計教父的5層設計思維
因此,要說再生料的使用,臺灣可說是領先全球,為了面對品牌商的霸凌,代工為主的臺灣產業發展過程中,添加再生料或二次料的背景,就是從節省成本開始一路進化,添加比例也隨技術的成熟而逐漸提升。如今時代改變,從循環經濟到淨零排放,產品使用再生材料已成為必然,而再利用的技術躍升檯面成為顯學,於是風水輪流轉到這些長期耕耘資源循環的企業,對像我這種充滿好奇心、放眼未來的產品設計師眼中,這些產業資源真是精彩可期。...
View Article2024循環差距報告:五年消耗5千億噸材料,相當20世紀消耗總量
今(2024)年1月底發佈第七版的「循環差距報告」(The Circularity Gap Report 2024)指出,即使循環經濟已成為新興商業模式主流,甚至在過去五年討論度翻倍,但2023年全球循環率卻從2018年的9.1%下降至7.2%。 與此同時,隨著消費速度增快,全球經濟物質的消耗總量不減反升,光是過去五年全球就消耗超過5000億噸材料,相當於整個20世紀的消耗總量。...
View ArticleESG國際快訊》「若當選立刻鑽井!」川普誇海口,為何仍難撼動拜登綠色新政?
「若當選立刻鑽井!」川普誇海口,為何仍難撼動拜登綠色新政? 一年一度的能源會議CERAWeek上週在美國休士頓舉行,所有石油、天然氣等能源大老均齊聚一堂。這些大老對拜登政府實施溫室氣體排放管制、暫停新的天然氣出口許可表示不滿,卻也憂心川普執政期間不穩定的國際關係、古怪的管理風格重現,並相信即使川普在年底大選勝出,也不會動搖現行綠色新政格局。...
View Article《地球脈動3》史詩級的生態紀錄片,壯麗奇觀與環境災害的衝擊
2006年,《地球脈動》(Planet Earth)生態紀錄片正式播出,在11集的節目中,BBC出動近百位專業野生動物攝影師、踏遍62個國家、遠征204個外景地進行拍攝,捕捉到了許多讓人驚豔的珍貴的鏡頭。本片獲得各大獎項,如艾美獎、皮博迪獎等,得到全球一致好評,寓教於樂又發人深省。...
View Article全球17山區暖化嚴重,成大:將威脅生物多樣性
成大今天發布新聞稿指出,科學家長期以來欲了解持續暖化地球現象,其中山區生物要攀升多高海拔距離,才能維持在適應溫度,也就是「山區氣候速度」,但因全球山區氣候與地形複雜,氣候測站密度極低,問題難以回答。 成功大學生命科學系副教授陳一菁、中央研究院及跨國團隊,利用衛星數據與熱力學定律「濕絕熱溫度遞減率」,研究推估全球山區氣候速度,呈現山區生物多樣性面臨壓力,論文今天發表在國際期刊Nature。...
View Article台灣淨零轉型的最大挑戰,蔡明忠:社會缺乏迫切感
亞太堅韌研究基金會與國立台灣大學27日主辦「人才永續的考驗:頂尖大學準備好面對國際競爭了嗎?」講座,並邀請蔡明忠與談。 蔡明忠觀察,現在社會好似將永續視為口號,民眾缺乏對永續的迫切感,實際上,永續從一小步開始做起即可,比如自帶餐盒、隨手關燈,這是最小的事情,但台灣社會好像還沒有形成這樣的意識,「即便一個微小動作,也是對台灣、地球永續在盡心力」。...
View Article「低碳支付生態聯盟」啟動!全盈支付攜13企業打造低碳生活圈
全盈支付以「金流帶碳流」為概念,於去年11月推出「減碳贏家」沙盒服務,透過4大特色「可量化」、「多場景」、「員工參與」與「低碳循環」,讓金融支付得以量化低碳消費行為,進而將「碳流管理」觀念落實在生活場景。 累積減碳紀錄,實踐低碳生活...
View ArticleESG週報》「台灣的海已送進加護病房!」LINE攜手王陽明、金鐘名導找尋「沉睡的水下巨人」
「台灣的海已送進加護病房!」LINE攜手王陽明、金鐘名導找尋「沉睡的水下巨人」 除了提供多元數位服務,通訊軟體LINE也積極喚起各界對永續的意識。由LINE投資的生態紀錄片《沉睡的水下巨人》3月24日在公視、LINE TV正式首播。片中帶領觀眾潛入台灣本島、離島周遭海域,不只帶領觀眾一睹海洋世界的美麗,也點出台灣四周面臨的種種生態危機。...
View Article寶林茶室「米酵菌酸」食安事件,全球暖化惹禍?有解藥嗎?你不可不知的5件事
台北市寶林茶室食物中毒案持續延燒,是台灣十年來首度致死的食安事件。衛福部次長王必勝28日晚間召開記者會指出,經過解剖,發現其中一名死者血液中含有罕見的米酵菌酸(Bongkrek acid),是這項毒素第一次在台灣檢出。 Q1:米酵菌酸為何會產生?和仙人掌桿菌有何差別?...
View Article出售不存在的碳信用額度?澳洲更新造林計畫疑成效不佳
法新社報導,澳洲內陸的大片土地已被指定用於原生森林更新(regeneration),目的是透過新樹木吸收二氧化碳來進行碳抵換。但研究人員發現,這些林場中近80%的森林生長要不是停滯不前,就是林地正在萎縮。 科學家表示,儘管如此,澳洲已利用這些計畫累積數百萬公噸有問題的碳信用額度,這些碳信用據稱被用來為造成汙染的產業進行碳抵換。 ★台灣第一個ESG與USR永續整合平台,加入ESG遠見共好圈★...
View Article綠領職缺破萬!綠色人才市場3大趨勢、痛點與解方
這些都是不錯的動機,而最好的動機,是為了你自己的未來。 吞舟之魚,不游枝流;鴻鵠高飛,不集汙池。我們每個人一輩子至少會在職場工作幾十年,除了賺錢之外,你想要追求職涯的發展,甚至想在產業發展中扮演角色,自然想要解決產業的問題,讓所服務的產業成為經濟的領頭羊,投資人的首選。如此一來才有更好的升遷、更好的發展,誰會想要在沒有發展前景的產業裡工作呢。...
View ArticleESG遠見分享會》在家種菜也有碳權?碳權關鍵11問一次看
面對「碳排有價」時代來臨,去年可說是「台灣碳交易元年」。先是8月臺灣碳權交易所(以下簡稱碳交所)揭牌,而後國際碳權交易平台在去年12月啟動,完成台灣第一批碳權交易。 環境部也在去年提出「碳費收費辦法」草案,將年碳排量逾2.5萬公噸二氧化碳當量(CO2e)的大型製造業、電力列為收費對象,並預計在2024年確立碳費費率、完成碳盤查,並在2025年依據碳盤查結果開徵碳費。...
View Article美國潔淨能源行政令的5大關鍵目標,台灣如何參考?
加速邁向淨零的道路上不單靠市場力量 關於因應措施方面,包括課徵碳稅或碳費、發展綠色低碳商品、擴大投資或實施補貼,甚至亦針對永續農業、再生能源、節能建築、電動車、自然碳匯等領域,進行技術升級。由此刻見,面對氣候變遷的影響,僅靠市場力量並不能解決問題,政府應有責任發揮其領導功能。...
View Article永續也算KPI?高階薪酬與ESG績效連結的4大潛在風險
全球永續趨勢下的高階薪酬新策略 在國際上,全球報告倡議組織(GRI)已要求企業須揭露高階薪酬與永續績效的連結性,推動不少國際企業加速展開相關行動。我國金管會亦於2023年3月提出最新版《上市櫃公司永續發展行動方案》,預定將高階薪酬與ESG績效連結納入公司治理評鑑指標,由此可見永續績效與高階薪酬的連結性已成為企業日漸重視的議題。 以短期獎金連結社會面指標成為國際主流...
View Article生物多樣性是淨零碳排核心關鍵!台灣僅18家企業投入TNFD
全球邁向2050年淨零排放,「生物多樣性」將成為關鍵!人類在工業化後的大量排碳,已經影響生物的棲地,甚至導致部分物種滅絕;也因此,2023年9月底,聯合國正式宣告自然相關財務揭露(The Taskforce on Nature-related Financial Disclosures,TNFD)框架,企業除原本的氣候相關財務揭露(TCFD),更關注自然風險,評估製程對自然生態的影響。...
View Article紡織廢料轉生高性能布料!減碳創新技術連Adidas、Zara都搶要
美國B型企業Evrnu 是利用紡織廢料升級回收為高性能布料的技術及製造公司,為時尚產業提供減少原材料生產和浪費的解決方案。獲選《時代Time》雜誌2022年最創新公司及《CNBC》2023年全球破壞式創新50大名單;更憑藉著各大品牌簽訂的3.3 億美元(約新台幣104億)的採購承諾,Evrnu 已確認時尚產業推動廢棄物循環商模是確實可行的。 為達成時尚產業到...
View Article因氣候變遷引發的生態焦慮,這些特徵你也有嗎?
當塞拉(Kim Saira)在TikTok上看到大片黃褐色煙霧從紐約上空飄落的影片,她感到一股強烈的恐慌感襲上心頭。「我的胸口很痛,覺得自己完全坐不住。我開始來回踱步,什麼工作都做不了,」這位遠在洛杉磯的治療師對《衛報》表示,她很擔心住在紐約皇后區的父母,引發的過度焦慮,使她不得不完全關掉手機。...
View Articl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