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寶特瓶外送晚餐?deya攜手foodpanda推出循環再生外送箱
外送產業的永續先鋒 foodpanda 長期推動外送產業的綠色轉型,包含環境友善店家、零剩食計畫及低碳騎士行動等多面向舉措。本次與 deya 合作,推出每顆由 40 個回收寶特瓶製成的「循環再生外送箱」,總計約 6 萬個廢棄寶特瓶,製成 1500 個外送箱。 箱體印有「這是你使用過的寶特瓶製成的」字樣,加上 deya Reborn...
View Article一窺台積電熊本場水處理系統,廢水竟能分成36種回收?
工廠監測8座抽水井,防止過度抽取地下水 「熊本朝日放送」(KAB)今天報導,位於熊本縣菊陽町的第一工廠,地上4層樓主要是無塵室,地下室則設置水處理設施。 營運熊本廠的台積電日本子公司JASM(日本先進半導體製造)水處理課員工山本淳二,本月稍早帶領熊本朝日放送的採訪團隊前往地下2樓,面積約2萬5000平方公尺、相當約4座足球場大的水處理系統區域。...
View ArticleESG每週必讀》反ESG聲浪席捲美國!永續基金清算潮也來了?
德州總檢察長肯帕克斯頓(Ken Paxton)指控貝萊德、先鋒集團、道富集團通過參與氣候倡議組織,如「氣候行動100+」(Climate Action 100+),以及全球前三大的氣候金融聯盟「淨零資產管理人倡議」(Net Zero Asset Managers Initiative,NZAM),形成所謂的「投資聯盟」,協同施壓煤炭公司減產,違反《克萊頓法案》(Clayton Act)。...
View Article2023電動車數量破歷史新高!美日韓新車占比卻在後段班
根據《彭博社》調查,2023年年底,電動車銷量占全年度新車銷量5%以上的國家達31個,電動車數量持續突破歷史新高,對於電動車產業是莫大喜訊。但是,象徵高科技的電動車產業,在技術先驅的國家如美國、日本與韓國,電動車占比卻有限。而電動車似乎也與疫情後的社會變遷有密切關係,如今全球邁向後疫情時代,這對電動車產業會是利多嗎? 從「電動車新車分群」看差異...
View ArticleBBU紅什麼?輝達GB200傳升級成標配,哪些概念股將受惠
目錄●BBU為何在AI時代竄紅?與GB200的關聯●BBU技術有什麼功能特性?●BBU的運行架構為何?●BU的發展沿革與應用場景●BBU與UPS有何不同?●BBU概念股有哪些? BBU為何在AI時代竄紅?BBU與GB200的關聯...
View ArticleNASA科學家坦言:不知暖化為何加速,氣候變遷難以預測
法新社報導,過去兩年間,溫度紀錄屢屢被打破,這種持續出現和令人費解的現象,對現有的氣候科學預測帶來考驗。 科學家一致認為,燃燒化石燃料在很大程度上造成全球長期暖化,自然的氣候變遷也年復一年影響氣溫。 但他們仍在爭論,導致這種特別異常暖化的可能原因究竟是什麼。 ★台灣第一個ESG與USR永續整合平台,加入ESG遠見共好圈★...
View ArticleMSCI揭永續投資新趨勢,2025年成為碳市場轉捩點?
第13份年度《永續與氣候趨勢展望》報告揭示了五大核心趨勢:能源轉型解決方案在私募市場的快速崛起、氣候變化的經濟影響、全球股票市場永續風險的再分配、碳市場的整合,以及生成式AI模型在永續發展中的潛力與風險。報告指出,這些趨勢不僅影響投資者的資產配置,也改變了產業對永續議題的回應方式。 面對極端氣候,企業加碼氣候適應投資...
View Article近6年最嚴重!巴西野火燒毀面積達2970萬公頃,幾乎翻倍
根據巴西生態系統地圖(MapBiomas)最新火災監測數據,亞馬遜地區受影響最大,占燒毀總面積的57%,達1690萬公頃,其中760萬公頃為森林。 其次是熱帶稀樹草原塞拉多(Cerrado),960萬公頃被燒毀,其中85%是原生植被,與過去5年的平均燒毀面積相比成長47%。 大沼澤(Pantanal)記錄了190萬公頃的燒毀面積,與過去5年平均相比成長68%。...
View Article臺大研發2大碳捕捉技術,可轉化出新經濟價值?
臺大NTU ZERO研發團隊於12月中旬發表「薄膜碳捕捉」及「電化學碳轉化」兩項碳捕捉與再利用技術,該團隊由台大化工系教授康敦彥、郭修伯、吳嘉文、余柏毅,以及台大化學系教授陳浩銘共同組成,將二氧化碳轉化為甲酸與合成氣,可達處理每日50公斤的二氧化碳處理量。 捕捉煙道氣廢物,年降低500萬噸碳排 台灣碳排放主要來自製造與能源部門,其鍋爐產生燃燒廢氣稱為煙道氣(Flue...
View ArticleESG證照鍍金!綠領人才年薪300萬元不是夢?月薪中位數達4萬元
面對全球淨零轉型浪潮,綠領人才需求持續提升。環境部與104人力銀行於17日首次發布《綠領人才就業趨勢報告》,並簽署「綠領人才策略合作備忘錄」,揭露過去8年來綠領職缺需求增長達3.29倍,每月平均徵才數量高達2.2萬人,直追AI產業的2.9萬人。...
View Article川普擬新電動車政策:停止補助、圍堵中國供應鏈,資金轉向國防
這份提案出自川普交接團隊中針對如何迅速施行新汽車政策草擬相關策略的部門,如今由路透社獨家披露。計畫的目的是讓目前用於打造充電站及讓消費者更能負擔電動車的資金,轉為用於國防優先事務,包括取得不含中國成分的電池及製造電池所需關鍵礦材的供應。 提案當中建議,取消現任拜登(Joe Biden)政府提供購買電動車的消費者7500美元(約新台幣24萬元)稅額扣抵。路透社11月已率先報導這項計畫。...
View Article七成年輕人支持核能!台灣邁向淨零目標,核電成重要關鍵
「台灣民眾對氣候變遷是很有感的,90%以上都說YES,但有一個關鍵問題:僅個位數民眾了解台灣能源自給能力不足,2024年的民調已是歷年來最高的數字,也不過只有9.1%知道。」簡又新接受《遠見》專訪,緩緩道出20餘年能源政策在台灣紛紛擾擾的核心:社會認知不足,導致無法凝聚共識。 台灣減碳目標,已開發國家中吊車尾...
View Article促進排放是什麼?金融業寫永續報告書必知的三大計算要素
截至2024年,全球共計有500家金融機構加入並導入PCAF方法學,依循2022年發布之Part A正式版本計算投融資部位溫室氣體排放。國內外各項永續評鑑,例如道瓊永續指數(DJSI)以及我國金管會發布之永續金融評鑑,亦將金融機構是否衡量其金融資產碳排放做為評選指標之一。 考量金融機構之角色並非止於資金提供,亦囊括私募、承銷等業務,PCAF於2023年12月推出Part...
View Article日本重返核能懷抱!新計畫2040核電占20%,再生能源破四成
日本每日新聞報導,日本政府經濟產業省17日公布作為中長期能源政策方針的「能源基本計畫」修正案,刪除了2011年福島第一核電廠核子事故後提出的「盡可能減少對核電依賴度」用語,轉為同意重建核電機組,回歸核電的立場變為鮮明。 這項修正案今天在經濟產業大臣諮詢機構、由學者專家組成的綜合資源能源調查會基本政策分科會議上被公布。...
View Article遠見ON AIR X COP29》COP29會後深度解析:葉欣誠、李堅明、林子倫解讀
COP29會後4大深度解析● 資金爭議:1兆美元的崩解● 巴黎協定第六條:全球碳市場的曙光與挑戰● 台灣的策略布局:務實面對、積極參與● COP30的展望:巴西里約的期待與自然保育的崛起 一》資金爭議:1兆美元的崩解...
View Article歐盟碳排2025新規,罰款達5千億!車商急調漲油車、推電動
路透社報導,歐盟2025年1月1日起將大幅壓低汽車碳排上限,意味大部分車商的整體銷售裡須至少1/5為電動車,方能避免最高達150億歐元(約新台幣5120億)的罰款。 然根據歐洲汽車製造商協會(ACEA)數據顯示,2024年截至目前,歐洲整體汽車銷售裡僅13%為電動車,離1/5的門檻還有一段距離。...
View ArticleESG國際快訊》倒數一個月!川普2.0將掀起全球綠能戰國時代
倒數一個月!川普2.0將掀起全球綠能戰國時代 隨著川普即將在明年1月就任美國總統,各界無不屏息以待,他到底會端出何種氣候與能源政策。歐盟執委會負責清潔能源轉型的執行副主席里蓓拉(Teresa Ribera)日前接受《政客》(Politico)專訪時表示,川普可能會從現今拜登政府所建立的氣候政策防線撤退,而這會為其他國家的相關產業帶來機會。...
View ArticleESG台灣快訊》碳足跡標籤新制將上路,漂綠最高罰百萬
碳足跡標籤新制將上路,漂綠最高罰百萬 環境部日前宣布「自願性產品碳足跡管理辦法」預告,並增訂漂綠罰款,強化反漂綠機制,企業若任意標示碳標籤涉嫌漂綠,將面臨1萬至100萬元罰款。該制度自2009年推行,至今已有596項碳足跡標籤核發,主要集中於動植物產品、服務類及化學材料製品。另有59項碳足跡減量標籤,其中服務類佔比最高。...
View Article巧克力漲價警報!可可期貨飆漲180%,明年恐需「控制需求」
美國財經媒體CNBC報導,紐約明年3月交割的可可期貨今天上漲1%,來到每噸1萬1938美元,再度創下歷史新高,但稍後已回吐部分漲幅,截至美東時間上午8時20分左右的交易價格為1萬1864美元。 紐約可可期貨在前一交易日曾觸及1萬1925美元的盤中歷史新高,今年迄今已上漲逾180%。 全球約3/4可可產自西非,但當地惡劣的氣候條件和供應吃緊,再次引發各界關切。...
View Article能源轉型卡關?全球煤炭使用量創新高,2024年史上最熱
法新社報導,儘管各界呼籲人類停止燃燒這種汙染最嚴重的化石燃料,來應對氣候變遷,但國際能源總署預期全球對煤炭的需求將連3年創下歷史新高。 科學家曾警告,為了限制全球升溫,並避免對地球和人類造成災難性影響,必須大幅減少溫室氣體排放。 ★台灣第一個ESG與USR永續整合平台,加入ESG遠見共好圈★ 歐盟氣候監測機構「哥白尼氣候變化服務」(Copernicus Climate Change...
View Article